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敬业奉献

陈蓉

黎仕伦

郭小东

丁廷波

张中俞

张洪琴

祖鹏

陈芳利

黄月英

谭刚

陈文谊

陈蓉 用专业和奉献守护新生儿健康

陈蓉,女,1975年8月生,致公党党员,贵州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陈蓉从事缺氧所致新生儿脑损伤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她在省内率先开展亚低温治疗和脑损伤规范化管理,明显降低了窒息患儿脑瘫的发生;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检测高危新生儿代谢筛查、基因芯片和外显子测序等基因检测,抢救小早产儿成功率达99%;主持开展多项先进救治技术,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处置方案并广泛应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危重病抢救上,成功抢救数千名危重患儿生命。她还定期到各地开展义诊及讲座,对各地新生儿病房建设进行指导,有力促进了县级新生儿救治网络的建立和全省新生儿救助水平提高,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和县级医院的好评。 (贵阳市推荐)

黎仕伦 坚守乡村43年的电影放映员

黎仕伦,男,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遵义市余庆县黔文文化体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放映员。

1978年,18岁的黎仕伦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余庆县敖溪区电影放映队工作,成为一名放映员。他和同事一起肩挑手扛,带着总重量超过300斤的放映设备,翻山越岭,走进农村生产队,为群众放电影,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2010年,单位改制,黎仕伦成立余庆县农村电影放映队。放映队深入乡村,已放映各类公益性电影数千场。43年来,黎仕伦坚守基层,深入乡村播放电影近4万场,观影人次达400余万人次。 (遵义市推荐)

郭小东 从警32年参与侦破案件9000余起

郭小东,男,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安顺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郭小东从警32年,始终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信仰,坚守刑侦一线,共参与侦破案件9000余起,解救人质3人。担任法医期间,他检验尸体4000余具,从未错检、漏检。在刑侦大队期间,组织侦破现行命案127起,侦破命案积案61起,未发生无罪判决的命案。2020年,“云剑”行动中,他带领专班加班加点,对未破的积案重新清理,找回部分物证,到7个县区对近百起案件进行踏勘、挂图作战。作为省级审讯与办案专家,郭小东认真审阅每个命案卷宗,指明取证方向,提出整改意见,以工匠精神打磨每个款项,与专家团队制定最严最细、操作性强的“评查标准”和“参考卷宗”。2022年5月,郭小东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安顺市推荐)

丁廷波 主动请缨三赴将军山医院

丁廷波,男,侗族,1990年6月生,中共党员,铜仁市石阡县人民医院ICU主治医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丁廷波积极申请支援抗疫一线,在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参与疫情阻击战。他主要在病区负责资料管理,每天整理汇总所有病人的诊断、治疗等相关材料,做到无一错漏。工作之余,他还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焦虑,鼓励他们相信科学、坚定治疗信心。2021年10月,贵州境内出现疫情,丁廷波第二次申请赴将军山医院工作,在他和队友们共同努力下,确诊病例得到悉心照顾、康复出院。2022年9月初,贵阳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丁廷波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第三次申请奔赴将军山医院,主要负责确诊病例治疗工作,每天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三层手套为病人进行配药、静脉穿刺等治疗工作。汗水无数次浸湿了他的全身衣服,面部及耳朵被口罩压出深深痕迹,但丁廷波无怨无悔,坚守抗疫一线,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护航。 (铜仁市推荐)

张中俞 红色文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

张中俞,男,1966年2月生,民建会员,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

张中俞长期从事红军长征史、党史、军史、革命史的研究讲解工作,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独到的研究思路,在全国多家刊物上发表长征史、党史文章百余篇。多年来,他致力于基层理论宣讲,经常深入农村、企业、机关、社区、军队、院校和科研站所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每年宣讲200余场。为了让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以“传帮带”形式培养了一批宣讲员。他曾为多位到贵州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作过讲解服务。张中俞是全国2021年度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黔东南州推荐)

张洪琴 白衣执甲身不惧 医者仁心爱无疆

张洪琴,女,1986年8月生,黔西南州安龙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办主任。

张洪琴先后在安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外科、感染科、手术室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她待病人如亲人,默默无闻奉献在护理一线。2022年9月4日,安龙县人民医院接到上级指令,选派第三批援助贵阳医疗队。张洪琴第一时间申请驰援。她简单收拾好行装,顾不上与家人道别,连夜奔赴贵阳,不顾疲累迅速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作为援助医疗组组长,张洪琴向队员们反复交代注意事项和防护要求,指导各工作点有序开展核酸采样。张洪琴和队员们穿着密闭的防护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坚守在每一个检测点毫不松懈,毫无怨言,认真完成了所负责的核酸检测任务。 (黔西南州推荐)

祖鹏 闻令而动战疫情 冲锋在前护安康

祖鹏,男,1970年10月生,中共党员,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副院长。

祖鹏从医20多年,把医护工作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病患耐心细致。2020年初疫情期间,花溪区成立隔离观察点,祖鹏积极响应号召,带领临时组成的医疗小分队18名医务人员到隔离观察点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位观察人员的监测、转诊、检查等工作,隔离观察点顺利完成医学观察任务。2022年9月初,贵阳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祖鹏第一时间到花溪区卫健局疫情专班报到,负责监管隔离酒店相关事务。为妥善安排隔离人员,祖鹏带领专班人员连夜制定花溪区隔离点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职责,强化工作纪律,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每个环节,确保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他以身作则,带头落实二十四小时值班,全程不离岗,带领医务人员认真细致开展工作,筑牢了隔离酒店外防输入的重要防线。 (贵阳市推荐)

陈芳利 公交司机11年热心服务乘客

陈芳利,男,1975年5月生,六盘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驾驶员。

自2001年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以来,陈芳利以“对待乘客热心,帮助乘客诚心,照顾乘客细心,服务乘客真心”为服务准则,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他在行车过程中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保持清醒头脑,谨慎安全驾驶,从未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热心帮助乘客,经常将捡拾到的钱物完整交还乘客。他在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乘车环境时,更以实际行动擦亮了城市文明的窗口。多年来,陈芳利还坚持定期义务献血,主动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行列。2021年3月,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血型配型成功,毫不犹豫向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火种”。 (六盘水市推荐)

黄月英 “支教老师”扎根大山31年

黄月英,女,彝族,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新场小学副校长。

1991年8月,黄月英到大方县黄泥塘镇偏远的新场小学支教。面对艰苦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支教期满,其他同学都返回湖南,只有她选择留下。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她潜心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通过进修、函授学习等取得专业教育资格认证,并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她义务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经常拿出部分工资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物品,以耐心、细心、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为解决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困难,黄月英联系校友发起捐赠活动,改善办学条件。31年里,黄月英培育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坚守在三尺讲台,无怨无悔。 (毕节市推荐)

谭刚 一线奋战诠释医者担当

谭刚,男,土家族,1980年4月生,中共预备党员,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放射医学主管技师、医学影像医师、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2022年9月3日,谭刚带领沿河自治县首批援筑医疗队39名队员驰援贵阳。在负责区域内,他认真履行领队职能职责,带领队员开展核酸检测、防疫消杀、流调信息查验、物资运输保障等工作。因负责区域有11个检测点,为确保不漏查一户、不漏采一人,他努力熟悉当地路线和住户基本情况,组织队员挨家挨户上门核酸采样。每天工作结束后,组织队员进行再次消杀、体温测试等防护工作,确保所有队员安全。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有序高效地完成了区域内多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无一人感染。 (铜仁市推荐)

陈文谊 普通女工10年奋斗成就工匠梦

陈文谊,女,布依族,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管。

2012年,在外务工多年的陈文谊应聘到贵州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13年,她调到生产质检部。为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只有初中学历的陈文谊自学电脑操作知识,虚心向同事、主管请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考取资格证。刻苦钻研、不断摸索,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了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2014年,陈文谊在技术中心主管竞聘中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公司核心部门技术中心负责人。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她积极帮助一线员工提升生产技能,参与公司立项研发项目达几十项,其中13项获得国家专利。陈文谊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黔南州推荐)

--> 2022-10-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048.html 1 敬业奉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