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水城刺梨种植大户徐天勇一家

一颗山果“点绿成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邱胜 聂建云

乌蒙山脉多奇境。

北盘江在水城区山乡蜿蜒,造就了一道道秀美沟域,野钟乡野钟村就藏在这深沟之中。

10月上旬,记者驱车前往野钟村村民徐天勇家,远远地,透过密林看到破旧的老屋,与两层新楼房形成强烈对比。

一进门,徐天勇端来水果:“吃水果嘛,都是自家种的。”回想起十年前在土里刨生存的苦日子,徐天勇忽觉恍若隔世。

如今,蒸蒸日上的生活让他由衷感叹:“这一切都得益于一颗刺梨果。”

徐天勇回忆,十多年前,山上没有树,一下雨,山下的沟里泥裹水、水裹泥:“一次暴雨,山洪从我家横穿而过,鸡都被冲走了,屋里的淤泥背了几天才清除。”

十年变迁,这一切已成过去。现在,徐天勇家四周全部种上刺梨。每当早上起床推开门,满眼的绿色,一直从家门口延伸至远方:“想骑摩托车就骑摩托车,想开轿车就开轿车,泥巴都不沾。”

靠山吃山,这十年,徐天勇点“绿”成“金”,通过种植刺梨,每年给家里带来近5万元的收入。

对徐天勇一家来说,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野钟乡发展刺梨产业初期,群众没有信心,很多人抱着观望态度,徐天勇也是如此:“种植刺梨,3年后才挂果,这3年吃什么,种出来,卖给谁?”

2014年,野钟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0%,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646人,急需找到合适的产业来带动脱贫。

就在这一年,经过多方求证比较,水城区将刺梨产业作为龙头产业 来抓,广泛发动群众加入种植行列。为推动刺梨产业快速发展,野钟乡党委政府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支部周围。

“我们家穷了几十年了,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抓住,你们这一代人必须富起来……”在老党员母亲王学珍的动员下,徐天勇将家里的20亩土地全部种上刺梨,成为野钟乡首批种植刺梨的农户之一。

种了一辈子地,却没种过刺梨的徐天勇,肯学肯问,几年间从刺梨种植“门外汉”成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他和妻子种出的刺梨,每年都成为“抢手货”。

这些天,徐天勇在地里给刺梨施肥修枝,不时在一些刺梨枝干上拴一根白布条,“拴上白布条的刺梨,产量低,果形差,今后两三年将逐步淘汰。”很多手腕粗的刺梨被他砍掉:“要给它们足够的生长空间,这样结出的刺梨个头大,成熟时全身金黄色,颗颗都能卖好价钱。”

“这10亩刺梨,2020年收入4万元,2021年收入5万元,今年收入会更多。”徐天勇说,以前种包谷、土豆一年赚不到1万元,现在刺梨成了家里的“绿色提款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刺梨已成为水城区的特色产业,目前,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刺梨产业链覆盖群众16.2万人。小小一颗果子,让群众生活甜如蜜。

家庭档案

户主:徐天勇

身份:刺梨种植大户

年龄:49岁

家庭成员人数:6人

家庭住址: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

家庭寄语:未来几年,把自家未挂果的10亩刺梨管理好,多赚点钱,在城里给孩子们购买新房子

我们的获得感

以前我家很穷,土地不出产,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后来我开始种刺梨,在村里率先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不仅购齐家电,还买了汽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刺梨成了家乡特产,野钟乡共种植刺梨万余亩。现在,大儿子顺利完成学业参军入伍,小儿子外出打工年收入有8万元,在2020年购买了第二辆轿车。以后我会坚持种植刺梨,并将这些年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周边人,让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 2022-10-21 水城刺梨种植大户徐天勇一家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5519.html 1 一颗山果“点绿成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