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播州 “五为民”真情暖人心

山环水绕,游人如织……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墙上挂着一张张村民的笑脸照,顺着粉色和绿色的笔画拼出了两个大大的“笑脸”二字。

近年来,播州区坚持以“为群众想、教群众会、带群众做、促群众富、让群众笑”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便民、助民、安民、利民、乐民“五为民”群众工作法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 以便民为中心,千方百计为群众想

“安置小区没有充电桩,‘飞线’充电很危险。”

“电动车乱停乱放影响了大家出行。”

…………

一大早,播州区泮水镇永安社区的会议室便热闹非凡,社区干部、网格员、联户长、党员代表、热心群众齐聚一堂,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展开热议。

“这一区域人流车流较大,楼下路面硬化也没有做好,所反映的问题确实亟待解决。”泮水镇永安社区党总支部根据群众提供的问题线索进行研判后,立即核实、及时对接协调处理,并争取到项目资金25.6万元,为安置小区硬化了场地,划定车位,装上了充电桩。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情怀所系、职责所在。

针对农村群众办事不够便利、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播州区大力推进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不断完善代办制度,通过代办事项登记室、金融服务点、便民超市等载体,将交水电费、小额存取款、购置日常用品等便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我们按照日常工作集中办、重要事情定点办、特殊群体上门办、法定节假日预约办、办理结果有跟踪‘四办一跟踪’方式,及时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桂花桥街道遵南社区“微心愿”接单员王仁亮说。

播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对群众有多亲,群众就会把我们看得有多重。党员干部只有常去田间地头、多到群众中去,真正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才能换到信任和支持。”

播州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载体,借助电话、微信、“红城微家”等渠道,搭建群众需求诉求收集平台,结合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充分发挥“党建+春风小院”“红色物业”“红色议事厅”等作用,实行“四单制”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2022年以来,1万余名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提供便民服务2.3万余次。

■ 以助民为动力,竭尽所能教群众会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以前只能干点帮厨的活,现在我是中式面点师,大家都说我有含金量了。”看着手里的证书,乌江镇乌江社区群众张开英格外开心。

张开英虽然一直从事餐饮工作,但由于缺少系统培训且没有相关证书,工资收入一直不尽如人意。今年4月,张开英参加了乌江社区组织的中式面点师培训,并顺利拿到资质证书。如今,她一个月收入有七八千元。“有一门手艺,幸福生活更有底气了。”张开英说。

像张开英一样,许许多多农村群众通过一技傍身和技能提升,带着整个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事实证明,坚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升就业质量、增加老百姓收入的重要抓手。

“是否就业”是检验培训成效的重要指标。播州区按照“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通过大数据比对、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等,收集企业用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培训结束后实行定向、定员、定岗就业,切实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开班的时候,老师已经介绍了电工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培训完接受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技能认定后,合格学员会颁发全国通用的技能证书,还会免费推荐就业岗位。我一定会把握机会学好技术,以后争取自己创业。”正在影山湖街道参加电工培训的张仲义已经提前谋划好了自己的未来。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之用。

播州区聚焦市场和群众需求,联动该区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农村局、“两新”组织等,整合专家学者、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资源,同步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围绕种养殖、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利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领军人才项目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场所,构建“课堂讲学+现场指导+研讨交流+经验分享”“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努力让更多群众走上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 以安民为保障,身体力行带群众做

村社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生活垃圾怎么分类,疫情防控如何落实,群众安全怎么保障……千家万户,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

为此,播州区通过“把脉问诊”,精准开出“药方”。

在治理体系上,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可大可小的原则,由组织、政法等部门牵头,以200至500户为裁量单位,全力推动综治、卫健、应急、综合执法等“多网融合、一网统管”,搭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个网格化管理层级,设置“十联户”单元1.3万个,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治理融入网格中。

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群众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播州区以建设“红星自治示范小区”和“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为抓手,建立了“一约五会”“党建+积分+金融”“红黑榜”等基层治理机制,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开展文明村寨、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形成遇事和群众商量、有事让群众参与、凡事有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基层治理,必须赋予科技的力量。今年5月,龙坪镇上水村“数字乡村”和“红城微家”两个智慧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数字乡村+社会治理”的联动新模式。

“这几天都下雨,以往会安排十几名干部、志愿者对山塘水库进行巡逻,现在有了数字乡村信息平台,能实时查看水库、河道情况,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上水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欢说。

通过信息平台终端除了能随时了解辖区情况外,上水村还在智慧服务平台建立了全村“一户一档”,将全村基础数据包含人口信息、车辆信息、房屋信息、土地信息等全部录入数字乡村平台并实行动态管理,切实让全体村干部做到了对村情“心中有数”,对人员精准管理。

近年来,播州区以“数字乡村”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原有监控摄像头,利用各村(社区)办公阵地数字乡村智慧大屏或手机,实时查看公共区域的联网监控,及时掌握辖区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情况,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了文明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

■ 以利民为目的,齐心协力促群众富

金秋十月万物美。走进茅栗镇金山村,沿途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和村民的笑声:“以前是荒山,现在我们从青山里刨出了‘金山’。”

“我们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绿色‘稻+’种植1200余亩、养殖生猪1300余头、养殖稻鸭15000余羽……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50余万元。”金山村党支部书记何涛说。

产业兴则集体经济兴,产业活则集体经济活。金山村只是播州区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村强民富的一个缩影。

走进乐山镇浒洋水村千亩白茶基地,漫山的茶树郁郁葱葱,弥漫着淡淡清香。“村干部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让我的茶叶种植之路还算顺畅。”浒洋水村创业青年孙金平说。

为发展好“茶经济”,今年,浒洋水村向上级部门申请了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00万元,用于建立白茶生产加工一体化厂房,计划打造集白茶培育和种植、茶基地观光旅游、茶文化推广交流为一体的茶旅文综合开发基地,促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利民之道,何止于此。

在洪关乡,小坝场村依托良好的生态和特有的山地特色旅游,大力发展研学体验游,打造了万亩映山红、腊梅观光体验园、蹦极、网红秋千、蚩尤广场、星空房。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鸭溪镇金钟村通过“返租倒包”与三季轮作模式,实现“一地生四金”,让群众的土地亩产值由原来的7000余元上升到现在的3万余元。

龙坑街道马家湾社区把抓党建与抓发展融为一体,积极从城市综合发展中整合资源,抢抓机遇,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3000多万元,群众每年参与集体经济分红100多万元。

如今的播州区,通过发挥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职能优势,拓展“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群众”的组织方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探索打造“返租倒包”“一地生四金”、三季轮作等模式,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资源被成功盘活,群众正朝着“结构优化、多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 以乐民为载体,真心实意让群众笑

“去年我们很好地完成了全村861家农户的粮种补贴发放,今年的粮种补贴我们也一定要核实清楚……”在播州区西坪镇凤凰村会议室,村干部们正在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调度会。

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群众得到实惠,播州区探索建立惠民政策落地督办督查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时动态跟进村(社区)贯彻落实情况,对政策执行不力的严格追责问责,确保各级政策落到实处。

钟万发是马蹄镇马蹄社区十组居民,2016年返乡创业。“回乡几年,亲眼见证村里修好了旅游公路、通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新房子,还建起了广电网络、文化中心、医疗服务点、医保经办服务窗口……最近几年的变化,比过去30年的都大。”

好变化让群众的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甜,播州大地随处可见幸福的笑脸。

晚上8点,夜色渐浓。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红军小学广场上,竹竿支起来了,白色的幕布也挂了起来。放映员翟君婷用手按下放映机,一束光在银幕上定格,电影《1921》的画面和音乐响起。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一方面定期研究和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工作措施,确保各级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坚持加强村(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文化活动室、村史馆、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笑容真心实意,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播州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新起点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播州区2万余名党员干部始终坚持践行“五为民”群众工作法,不断实现农业兴、农村富、群众笑的目标,用智慧和汗水换来播州人民的富裕、安康、满意生活。

--> 2022-10-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4986.html 1 播州 “五为民”真情暖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