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千年梦圆新时代 感恩奋进新征程

(上接第2版)

二是以“四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基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持续聚焦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坚持调整结构与转变方式并举、转型升级与动能转换并举、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并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持续抓好十大工业产业、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牢牢抓住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酱香白酒、数字经济等“风口”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从低端迈向中高端、产品结构从初级迈向中高级。

三是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引擎,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与全国一样,贵州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改革推动力、开放带动力、创新驱动力、人才支撑力。我们将以更深层次的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宽领域的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更大力度的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以更高素质的人才突破发展瓶颈,奏响贵州大刀阔斧改革、大气磅礴开放、大张旗鼓创新、大江南北聚才的时代最强音,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

四是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贵州虽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和整体提升教育、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五是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绿色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六是以安全发展为前提,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各领域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刚才贻琴书记在主发布词中介绍,过去十年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请问,这带给贵州怎样的深刻变化?下步贵州将如何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谢谢你的提问。过去十年贵州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巨变,将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国家部委大力支持,贵州坚持交通先行,统筹资源力量,推动交通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初步构建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今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过去去哪儿都不方便,现在是市州都有机场、高铁,县县通高速,村组通硬化路,去哪儿都很方便,可以说是越高山、跨深谷,“天堑变通途”。二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过去交通不通畅,外面的产品难进来、自己生产的产品难出去,发展产业基础条件比较差。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和互联网电商的兴起,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黔货出山”快速增长,农村群众坐在家里就可以收快递、卖特产。三是推动贵州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贵州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深度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发展战略。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实现了中老铁路货运列车与中欧班列测试衔接运行,越来越多贵州企业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要求抓好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进一步完善贵州的基础设施,重点是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服务重大民生等需求,在联网补网强链上下功夫,精准补齐短板。在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在继续完善交通网络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快水运体系和普速铁路建设,着力解决物流不畅、成本偏高的问题。水运主要是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大通道,把贵州和长三角、珠三角通过水路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铁路主要是加快货运通道建设,加密省内货运铁路网络,尽快消除“盲区”“断点”“堵点”。要加快完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园区、水路电气讯、仓储物流、环保等设施建设。在构建“贵州大水网”方面,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和输配水网络配套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区域性、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建设完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十四五”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要大幅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力争全部焚烧处理、做到零填埋。

总之,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支撑。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是贵州这些年给外界最突出的印象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年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李炳军:谢谢你的提问。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贵州的绿水青山,对维护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反复叮嘱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一点大意不得”,要求我们“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十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切实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每年为长江、珠江输送优质水源1000多亿立方米。优良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贵州大地得到深入践行。

我们重点抓了几项工作。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在招商引资中,坚持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不能引进,有重大环保安全风险隐患的项目不能引进,坚决做到“多彩贵州拒绝污染”。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率先全域取缔网箱养鱼。三是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把6月18日定为“贵州生态日”,连续六年举办生态日活动,五级林长上山巡林、五级河长下河巡河。石漠化减少面积和幅度居全国岩溶地区首位。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聚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多项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五是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成功举办11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国际性平台。

各位朋友,现在的贵州,青山延绵、碧水蓝天,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特别是现在,正值盛夏时节,满目葱茏、清爽宜人,欢迎大家到贵州来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十年,贵州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请问,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贵州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进一步补上民生短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卢雍政: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上下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贵州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实现了“千年之变”。民生改善正是“千年之变”最生动、最直接、最有力的注脚。

这十年,我们全力总攻绝对贫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保障更加坚实有力,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改善是历史性的。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更有情怀,让群众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一是聚焦促进就业增收,努力为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超预期冲击,我们及时制定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1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条措施,稳住了就业基本面、发展基本盘。现在,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我们正大力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采取一揽子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让人民群众的腰包不断鼓起来、获得感更强。

二是聚焦补齐教育医疗短板,努力为群众带来美美的幸福感。这些年,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连续多年压缩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为贫困地区孩子打开了希望之门;坚持基本医疗有保障,推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教育和医疗是最基本的民生。当前,我们正围绕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力推动教育水平提质升级,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同时,围绕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大力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是聚焦织密社会保障网,努力为群众带来稳稳的安全感。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人民幸福生活离不开身安、心安。今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压缩其他支出,对6项保障标准偏低的民生项目进行提标。比如,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79元/月和5292元/年,将孤儿集中供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600元提高到1700元等,基本民生指标在全国的排位绝大多数有所上升。我们将继续聚焦特殊困难群众,坚持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和可持续,努力把民生兜底保障网织得越来越密、越来越牢。

民生改善,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心。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是要继续做大做好、切实分好民生“蛋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日子越来越幸福。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安排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第一条就是“坚定不移推动‘四化’,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请问,贵州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进“四化”?

李炳军: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关键就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四化”作了全面部署。

一是大力推动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总的思路就是,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一方面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煤电烟酒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0%,是贵州工业的“基本盘”,我们着力推进提质增效,增强竞争能力。比如煤电,我们将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中型煤矿,加快建设全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作出贵州贡献。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我省矿产资源等优势,抢抓“风口”机遇,扩大产业规模。比如,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我们依托丰富的磷、锰等资源,引进宁德时代、比亚迪、中伟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加快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现在产业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今年上半年增长106.2%。比如,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现在贵阳贵安是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我们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培育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主导产业集群,努力在“东数西算”上取得突破。另外,贵州的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健康医药等都有良好基础和资源禀赋,我们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二是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前贵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左右。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突出短板问题,也是巨大发展潜力;既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立足山地实际,突出组团式布局,不“摊大饼”,努力走出有山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首先是优化城镇布局,我们在贵阳贵安、市(州)中心城区、县城根据各自的发展趋势进行布局,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同时不盲目扩张、铺摊子。其次是提升城镇品质,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以及城镇地下管网改造“四改”,改善城市的“里子”,真正实现城镇让生活更美好。再次是做强城镇经济,加快在中心城市集聚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研发中心、商务会展等业态,加快发展城镇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创新经济,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

三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首先要保障粮食生产。我们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粮油生产任务,大力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储备能力、加工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贵州贡献。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为粮食生产提供支撑。其次要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贵州耕地资源有限,但处处青山绿水,气候立体多样,是全域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我们坚持“一县一业”,大力发展蔬菜、生猪、辣椒、家禽、食用菌、牛羊、中药材、生态渔业、水果、茶、特色林业、刺梨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这些绿色、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下一步,我们将在保持适度生产规模基础上,着力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打造贵州的农产品整体品牌,不断满足人们对山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享受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四是大力发展多彩贵州旅游产业。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凉爽,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立体交通及硬件设施大幅改善,贵州旅游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我们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四大行动”,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全国旅游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开发更多优质景点,打造更多精品线路,共创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美好未来!

推动“四化”,根本上要靠广大市场主体。我们大力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深入推进产业大招商,力争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以“周公吐哺”精神,对待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热忱欢迎广大企业到贵州投资“四化”、投身“四化”,在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大发展!

香港大公文汇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寄予厚望,曾指示“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初,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又强调“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明确,要奋力推进旅游大提质,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请问过去十年,贵州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如何?未来又将如何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卢雍政: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发展十分关心重视,可谓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依托得天独厚的“公园省”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四化”的重要一环,坚持以文旅融合为根本,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我们努力做大旅游“流量经济”,旅游产业日益成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坚持一手抓流量、一手提质量,持续做大做强旅游业,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外,“十三五”时期前四年全省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跃居全国前列。2021年贵州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2%,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以来,旅游扶贫累计带动全省1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增收,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感受到致富滋味甜。

我们突出转型提升品质,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向新产品、新业态转化蝶变。把文化的灵魂、生态的底色融入旅游发展中,深化“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温泉省”“索道省”“桥梁省”。推动“流光溢彩夜贵州”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近期,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先生也在推特配图发文,向世界介绍贵阳青云市集,点赞贵州夜经济。持续推出旅游中高端产品,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增至142个,其中,5A级从2012年的两个增至目前的9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37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今天的贵州旅游,气质好、颜值佳,有看头、有玩头。

我们内优服务外树品牌,“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美誉度更佳、回头率更高。通过不断强化开放理念,连续开展系列重大营销活动,贵州避暑旅游形象深入人心。16年不间断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连年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由贵州发起成立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坚持决不护短、决不手软,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乱象和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完善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游客真切感受到贵州景观在提升、服务在提升、文明在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带给贵州的重大机遇,围绕高质量发展主战略主定位,主动适应疫后旅游变革调整期,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以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以苦练内功提质增效为关键,深化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四大行动”,强化产业规划、产业项目、产业主体、产业链条、产业融合、产业支撑“六产联动”,大力推动旅游产品提质、品牌提质、服务提质,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培育一批优强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贵州苗绣、贵银等文旅融合产品实现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升旅游设施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标准化水平,努力实现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大提升、经济效益大提升,加快旅游从大到强持续迈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赋能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

时下,正值“三伏”,全国很多地方酷暑难耐,而贵州依然凉爽宜人。我们热情欢迎全国朋友前往贵州共享清凉一夏,纵情山水乡愁、体验独特美丽、感悟天人合一。谢谢!

贵州日报记者:刚才贻琴书记介绍说,过去十年贵州党的建设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提升。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请问有哪些考虑?

谌贻琴:办好贵州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创了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好、发展亮点多、发展干劲足的良好局面,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以贯之做到总书记要求的忠诚干净担当。去年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力量”,并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全省开展了主题为“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的专题教育,持续强化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新征程上,我们将毫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决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把全省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忠诚干净担当,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是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遵义会议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贵州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开始形成的地方,作为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地方,我们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绝对忠诚融入血脉,始终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核心,更加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让忠诚核心成为贵州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贵州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我们将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哲学、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修身立德律己律人的“心学”,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二是永葆实干担当的政治本色。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去年以来,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建立政绩综合考核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以考核指挥棒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我们将不断优化政绩综合考核体系,真正把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年我省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改革创新,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探索形成了“三变”改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乡村振兴后备人才“双培养”工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党小组+工作室”“把支部建在车轮上”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好经验,涌现出黄大发、余留芬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我们将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持续抓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分类施策、整体提升各条战线党建工作水平,让党旗在各条战线高高飘扬。

三是永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革命,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浮躁、浮夸,真正做到靠作风吃饭、拿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认真落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巩固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警示教育,上下联动用好巡视巡察利剑,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算好政治账、经济账、良心账“三本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交相辉映。

刚才主持人说这是最后一个提问,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广大新闻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贵州的关心支持。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讲好贵州好故事、发出贵州好声音、传播贵州正能量,为贵州发展加油鼓劲、增色添彩。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是天然的大公园、天然的大氧吧、天然的大空调、天然的大宝库、天然的民族和谐大家庭。炎炎夏日何处去、多彩贵州等您来。诚邀各方朋友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到山地公园省开启一次美美之旅、与多彩贵州风共享一场爽爽之约!谢谢大家!

卢雍政:谢谢贻琴书记,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再次感谢贻琴书记,感谢炳军省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2022-08-0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8324.html 1 千年梦圆新时代 感恩奋进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