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农民主力军 乡村振兴大有用武之地

在“专班+专家+战队”的现代水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推动下,贵州各地涌现了许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跟着专家学习和掌握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当主角、挑重担、展魄力、创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剪枝,最基本的五点必须要做到,定高度、通风、透光、除病枝、剪矮枝。”

“怎么判断透光?阳光照下来的时候每一根枝条都能看到影子,没有被遮挡就对了。”

“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全部剪掉,这些枝条不但不会结果,虫还会顺着爬上树……”

在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老农民杨才貌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陶营村樱桃种植技术服务队队长,每到冬春管护、夏秋管理,村里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到果园里看长势、教技术。

如今的杨才貌,自己种了50亩樱桃,通过精心管理,每年的纯收入达到30万元,这是他过去不敢想象的。

“搞农业还是要靠技术,光盼着风调雨顺是不行的。我种了20多年猕猴桃,亩产量从500斤到4000斤,就是不断学习摸索的结果,专家来村里讲课,我一次都不会缺席。”这是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猕猴桃种植户李兴祥的成功秘诀。掌握技术的李兴祥充满了自信:“我修过的枝条,每年能结多少果子,心里都有数。如果是帮其他村民修剪,产量起码能提升一半。”

多年来,李兴祥的果园一年一个样。从最初尝试单主干上架,然后学着少枝多芽,如今又用上了新西兰引进的结果母枝牵引技术,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产量和品质逐年攀升。有了专家指点,加上自己肯琢磨,李兴祥每年种出来的猕猴桃都备受瞩目,龙头公司、水果批发商和县城消费者都等着出高价购买。

种猕猴桃能挣钱,李兴祥却不贪大,他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8亩,但年收入却可以达到30万元。因此,“李八亩”这个外号在村里被叫出了名。他的儿子李雪林不出去打工了,也种了8亩猕猴桃,外号“小八亩”。父子俩一头钻进猕猴桃种植技术的研究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经常有农户请他们到果园指导。

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猕猴桃种植户晏庭银、麻江县杏山街道杏山村蓝莓种植户米建忠、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办事处金龙村空心李种植户肖永先……在贵州,像杨才貌、李兴祥这样的果农还有很多。

近年来,省水果专班组织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一项项先进的技术落地。他们教实用技术,让农户拓宽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有了一技之长。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必将把广大农民的创造潜力转化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 2022-05-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8505.html 1 农民主力军 乡村振兴大有用武之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