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生态为底 秀美乡村入画来

百车河温泉小镇。 (百车河社区供图)

茶农在磨嘎居委会有机生态茶园采摘茶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景诗瑶 摄

秀丽的播雨村。 (六枝特区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运 景诗瑶 聂建云 通讯员 董元魁

四月的六盘水,青山葱翠、碧水涓涓,山乡田野,处处生机盎然,一个个位于乌蒙山腹地的美丽村落,讲述着群众幸福新生活故事,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山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六盘水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举措,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美丽乐园、丰收田园。

【生态美】

百车河社区:乡村温泉孕育康养小镇

落日河边,古色古香的水车“吱呀吱呀”转个不停,灰瓦白墙的徽式楼房点缀着小镇,处处散发着“江南水乡”独特韵味……四月的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花红柳绿,温泉中水雾袅袅,呈现出别样乡村之美。 

“这里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我喜欢早晚沿着河岸散步。”市民方红英退休后,经常带着家人过来度假,远离城市喧嚣,感受静谧生活,“吃住玩都方便,还可以泡温泉,一家人挺放松。” 

让方红英一家点赞的地方,是位于百车河社区的百车河景区。百车河社区的生态基础好,经过10余年的建设,如今,百车河景区已经成为4A级景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大健康康养示范基地。 

“按照植被覆盖度、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来作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百车河社区95%的区域生态环境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百车河社区党委书记李先建说,借助百车河良好的生态、厚重的文化底蕴,社区积极发展康养旅游。“我们依托原有的青山绿水和温泉资源做‘加法’,成片种植樱桃、猕猴桃,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去年以来,水城区结合实际,推出乡村振兴产业型、文旅型、康养型、工矿型、生态型的“五型”村居示范点创新举措。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的气候条件,百车河社区下辖的百车河居委会入选“康养型”村居示范点建设。  

自此,百车河社区以“五型”村居建设为抓手,按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进键”,紧紧围绕“康养”二字做“文章”。该社区在蟠龙镇的统筹协调下,在百车河景区外的滥窖田片区进行景区延展,对仓脚、蔡家梁子等5个自然村寨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农房改造、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5个方面项目建设,并动员引导农户打造民宿、餐饮店。“到现在我们已发展了农家乐、酒店、民宿等乡村旅游经济体60余家。”李先建说。下一步,百车河社区还将紧紧围绕“康养”二字,在沿落日河区域开发皮划艇、山地自行车、垂钓、百亩稻花鱼等旅游业态。

为了让生态美美得持久,百车河社区提出以“党建+乡贤+村民自治网格”为模式,开展基层治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以生态美做底,我们接下来还要在‘绿富同兴’上下功夫,在生态保护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描画出美丽、富裕的乡村图景。”李先建说。

【生产美】

盘州:田间春耕美 处处抢农时

谷雨时节,春暖花开,盘州市田野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组成的美图。

“我打算在玉米地套种大豆,秋天又可以多一份收成。”4月20日,新民镇三官营村村民唐征伟领到免费的大豆种后说。

这一天新民镇为17个村集中发放价值40万元的大豆种18吨,村民拿到种子后,许多人当天就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套种。该镇农技人员紧紧围绕品种、施肥、带型、密度等关键技术,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并对种植户进行现场示范。

“通过现场会,我知道套种行距是40厘米、沟距是50厘米,两沟大豆两沟玉米。”三官营村村民李桂荷说。

新民镇是盘州市传统的农业乡镇,今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6.7万亩,其中,谷物面积5.1万亩、豆类面积9600亩、薯类面积6500亩。新民镇农业中心主任姚丹介绍,他们将组织种植户抓住降雨时机,完成大豆套种。

田间春耕图美,山间采茶图更美。

随着气温回暖,盘州市柏果镇磨嘎居委会500余亩有机生态茶园满目青翠,郁郁葱葱,一山山、一畦畦的茶树整齐排列。微风吹过,阵阵茶香沁人心脾,每天有几十名群众穿梭茶园,忙碌采摘鲜嫩的茶青。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在制茶车间内,机器轰鸣,制茶师傅们忙着将经过晾青萎凋的茶青送进制茶机,炒好后的茶叶清香扑鼻。近年来,磨嘎居委会为做强做优有机茶产业,引导茶园管理人员学习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生产等技术,使茶厂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方向发展,实现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生活美】

播雨村:垃圾统一收集 还乡村美丽

4月20日上午,在六枝特区新窑镇播雨村,一场爱心垃圾桶捐赠仪式正在举行。  

这些垃圾桶是播雨村杨家坡头村民组村民马文明捐赠的,杨家坡头和王家坡头两个村民组的41位村民领到了垃圾桶。“安放垃圾桶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事了,过去家里的垃圾零零散散,都是随意丢在门外,影响环境卫生。回家后我会把垃圾桶放在门口,不会再乱丢垃圾了。”70岁的村民杨启学说。  

杨启学告诉记者,近些年村里交通、水电讯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但环卫设施依然不足,垃圾收运也不完善。这批新垃圾桶“上岗”后,为村里增添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方便了村民收集和清运垃圾。

要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整洁卫生是基础。许多村民都认识到这一点,其中就有捐赠爱心垃圾桶的村民马文明。 

初中毕业后,马文明到浙江绍兴务工,由于长期从事房地产行业,使他对村容村貌的打造有了许多想法。“过去,村里没有垃圾收运设施,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是找个角落就丢,环境脏乱。我常年待在浙江,看到那边的村子都很重视乡村环境、景观的打造,我们村无论是吸引能人发展产业,还是依托周边秀美峰林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首先都需要整洁的环境。”

今年返乡后,马文明将想法付诸实践,购买了41个垃圾桶送给乡亲。“家乡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我的捐赠能抛砖引玉,带动大家爱护环境,也让更多在外务工的村民能参与到村里的发展中来。”马文明说。  

播雨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张清肄介绍,在村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种植的2400余亩刺梨、500余亩果树,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村庄综合治理标准,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播雨村。”张清肄说。

--> 2022-04-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5313.html 1 生态为底 秀美乡村入画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