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 王丽莎 赵祥辉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公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凝神聚力,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高度,要求我们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振奋了贵州上下拼搏进取的激情干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文化精髓和精神实质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滋养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

构建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实现全员育人。构建规范化育人格局。高校要探索设立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建立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对教育者、教育对象、研究者提出明确要求,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探寻其核心内容与高校思政工作最佳融合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主体化育人格局。高校领导干部、思政教师、学工队伍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要抓紧抓实抓好这三支队伍建设,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帮助他们在思想层面去伪存真,不断提升自身判断力和鉴别力;构建社会化育人格局。高校应同有关部门、红色基地、社会组织等形成合力,构建“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建立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院系、社团等共同配合、协同合作,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宜。

丰富红色文化育人载体,实现全过程育人。构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1+N”课程模式。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在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要素,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努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精品课程,满足学生对红色文化学习的需求;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方式。高校教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交互性,快速占领线上红色文化教育阵地;拓展红色文化活动载体。高校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国情省情校情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开展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打造“理论学习+现场教学+亲身体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打造红色文化育人高地,实现全方位育人。打造红色文化研究团队。高校要逐渐壮大红色文化研究团队,做好红色文化教育“后备人才”培养,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依托学术研究平台和新型智库,深挖红色文化的精髓要义,拓宽红色文化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将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大学生认同的情感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化传播高地。加快高校红色网站的建设进度,建构“报、网、端、微、屏”多平台多样化多元化的渠道,组建以宣传部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新媒体传播团队,创造出有历史厚度、情感温度和思维高度的高质量红色文化作品,同时,运用学生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平台,如微党课、话剧、微电影、动漫等,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真正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打造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记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各环节,将红色文化主动融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让红色文化可触可感,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真正发挥红色文化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德育作用。

(作者单位分别为贵州理工学院、贵州民族大学)

--> 2022-01-0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42385.html 1 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