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葛禹辰 记者 鲁毅)“以前村里的红薯主要用来喂猪,现在通过深加工,变成了保健品和化妆品,价格翻了好几倍。”8月5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张家井村,贵州绿薯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欧兴华对记者说。
2019年,原本在建筑行业务工的欧兴华,在张家井村投资1.5亿元成立了贵州绿薯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红薯种苗培育、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将被村民忽视却又“浑身是宝”的红薯发展成致富一方的产业。
“红薯的产业价值很高,只被用来作饲料太可惜了。”欧兴华说,红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加工成红薯粉、酸辣粉等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利用新技术从红薯中提取的红薯叶酸、黄酮、红薯蛋白等成分,可以制作成高档保健品和化妆品等。
记者在该公司的红薯加工厂看到,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娴熟地包装产品。“红薯加工需要大量人力,目前,公司已吸纳100多人就业。”欧兴华说。
“我来厂里上班有一年半时间了。公司包吃包住,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有3100元。”村民彭春琼说,在张家井村没有发展红薯产业以前,全家的收入都靠自己和丈夫打零工挣取,如今好了,有了稳定的收入。
据介绍,自贵州绿薯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已带动宁谷镇周边8个村200余户村民通过种植红薯增加收入。2020年,全镇共发展红薯种植4469亩,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红薯产业424亩。
“通过发展红薯产业,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宁谷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郭兴兵说,现在,每亩红薯的收入是玉米的3倍,这让农民对红薯种植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