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福 胡俯茂
眼下,一份《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七村白岩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摆在了清镇市红枫湖镇项目办负责人常国乾的案头,这是一支乡村振兴建设工程畅想曲。红枫湖镇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三个原则,围绕“党建引领、改革突破、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四个重点,紧扣“特色、田园、乡村”三个关键,整合各级资源,争取职业院校和平台公司支持,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这是我们创建贵州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建设内容的工作方案。”常国乾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右七村将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浓厚的生态传统文化,红红火火的生态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突出乡村气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产业业态,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不断优化生态保护,不断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共同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化新农村。
今年1月13日,清镇市红枫湖镇正式获得红枫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授牌,成为贵州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该项目总规划面积为174.67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区总面积为71.2平方公里。目前,红枫中国农业公园项目已启动面积为9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建设,总投资7.88亿元。
红枫中国农业公园以创建生态综合治理先导区、农业产业升级示范区、红枫农耕文化体验区、休闲活力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定位,以生态优先、零排放为基础,将创建一个红枫产品系列生态农业IP,并遵循屯堡、红枫两大文化脉络,渲染“中国红”“贵州彩”“清镇青”三大色彩,开展贯穿四季的游览体验活动。着力打造农文体示范区、临湖枫海区、多彩种植区、滨湖茶博区、花海游览区五大特色农业景区。通过塑产品、强设施、优服务、重活动,实现以农业为内核,产业、旅游双核驱动的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升级版及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
“要让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生态清镇的最美底色。”清镇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孙丽萍说,红枫中国农业公园的建设,既立足自身城乡风貌特色,又融合了现代化城市和传统农业发展的历程特点,项目建成后,将对清镇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形成有效助力。
绿色矿山是一个集科技、创新、节能、生态、和谐于一体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国家级绿色矿山是该体系的最高标准。
从清镇千亿级生态循环铝工业基地走进去,工厂2号门上的“绿色发展,节能先行”的标语格外醒目。
“当前,矿业发展模式正逐渐从以往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变成经济与环境两手抓。”贵州广铝集团铝资源总经理胡海说,绿色矿山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绿色不是披绿和绿化,而是一场深刻的生产革命,对于兼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清镇市委、市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非常重视,2019年以来,清镇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成立以市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清镇市矿山生态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方案》,根据“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以矿山企业为治理主体,督促矿山企业结合矿山开采设计,对不再开发利用的区域,及时开展治理恢复。对达到治理标准,并经专家或资质单位验收合格的矿山企业,按照矿山企业治理恢复面积,按比例退还部分矿山的地质环境基金,促使矿山企业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目前,全市矿山企业已治理恢复13600亩土地。此外,清镇市积极争取省级资金581万元,用于遗留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通过近两年来的集中整治,全市铝土矿山已基本落实了边开采、边治理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不再开发利用且具备治理条件的区域,均进行了恢复治理,让合法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有序改善,采矿权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增强。”清镇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施春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