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区域周刊·遵义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务工富民 返利兴村 培训赋能

红花岗区:产业牵红线 农户齐致富

通讯员 王予涵 周健

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3月24日    来源:贵州日报

  春日气温回暖,为红花岗区银江坝区带来了更多生机。
  村民们手法娴熟,挖坑、插苗、覆土、掰正,十几秒,一颗茄子苗便立在覆盖了薄膜的地里。
  银江坝区位于金鼎山镇银江村,核心区域面积500余亩,涉及4个村民组农户535户,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1户。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坝区每个季节都有蔬菜,主要是新绿兴在承包经营。”银江村党总支书记罗云驰说。
  罗云驰提到的新绿兴是银江坝区的龙头企业——贵州新绿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重点发展夏秋、冬春蔬菜300余亩,解决了当地40余名农民务工岗位。
  “我在新绿兴上班两年多了,负责蔬菜的管护、施肥、采摘等工作,8元一个小时,一个月算下来收入有将近3000元。”村民陈显琴说,以前她在浙江务工,离家远,开支大,现在她白天在基地务工,回家了还可以帮忙照顾孙子。
  坝区按照每亩800元的流转费,流转土地500余亩,不少村民有土地流转费和务工工资两笔收入。同时,通过群众会、坝坝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定分配方式,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坝区有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新绿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带动作用,新绿兴果蔬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坝区承包土地按照每亩50元的标准,“返利”村级合作社,用于坝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成效巩固、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龙头”引领示范作用。
  “新绿兴果蔬专业合作社自从来到银江村以后,基地固定务工成员有30余人,从事加工、分装、搬运和种植等工作,月薪2000元以上。还积极配合支持镇、村工作,提出‘返利’,为坝区的发展、脱贫户的脱贫成效巩固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支持了银江村的产业发展。”罗云驰说。
  “我们已明确一名技术专家长期服务坝区,定期召开培训会、专题讲座等,向群众普及蔬菜规范移栽、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使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在基地务工,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他们的蔬菜种植技术。”金鼎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伍正志说。
  目前,金鼎山镇将群众和坝区“串”起来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完善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发现和培育更多的新型农业主体,推动产业发展。立足坝区气候、交通资源优势、市场需求,更合理安排蔬菜种植品质和计划,进一步做精农特产品、做大农业品牌,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