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腐打伞”高压震慑 让他们主动投案
贵州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1月01日 来源:贵州日报
案例2:
2019年7月18日,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纪委监委办公室外,一个神情忐忑的人在徘徊许久后,终于敲响了办公室的门。他是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区分局干部吕某,在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后,吕某战胜了犹豫和侥幸心理,主动交代了自己违纪违法问题。
“看到区纪委公布的一个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我心理压力很大,每当听到党员干部被查处的消息,更是让我惶恐不安…….”投案后,吕某向工作人员坦言了自己主动投案的原因。
吕某的主动投案并非个例,其投案后一个月时间内,七星关区公安分局先后有6名干部主动投案,交代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
吕某等7人先后投案,与该区纪委监委坚决“惩腐、打伞、破网”所形成的高压震慑密不可分。2019年以来,七星关区纪委监委持续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通过联合政法部门开展“一案三查”,既查黑恶势力犯罪,又查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同时倒查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相继查处了七星关区公安分局扫黑除恶大队原负责人王雨、刑侦大队原副大队长王军等涉黑涉恶势力“保护伞”。
在严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的同时,区纪委监委还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公布王雨、王军接受审查调查的信息,发布征集王雨等人违纪违法线索及督促相关人员投案自首的公告,持续释放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的强烈信号,督促“问题干部”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
“在‘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上,区纪委监委对党纪法规的解读让我认识到,只有主动交代才能争取宽大处理!”该区公安分局民警薛某在主动投案后也表示,讲清问题后感觉轻松许多,不再彻夜失眠担惊受怕。
比违纪违法更可怕的是一错再错。该区公安分局干部吕某等7人最终放弃幻想、主动投案,正是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强大震慑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不敢、知止氛围的有力体现。
执纪者说:“惩腐、打伞、破网”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重点查处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以凌厉攻势形成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本案中,吕某等7名干部的主动投案,正是高压态势的强大震慑在基层的生动体现。对于违纪违法者来说,在严惩严治的强大震慑下,唯有认清形势、迷途知返,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