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家是满满的爱,揣着这份爱走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格外温暖
贵州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19年03月20日 来源:贵州日报
□ 热心公益就是要把这份满满的爱心继续传递,在省直机关一些干部主动投入一场不能言败的战役:脱贫攻坚!于是他们带着这份爱,全身心地投入。 没人相信,刚刚生完二孩的樊昌群能够毅然选择驻村。没错,2017年新年伊始,她只身走进榕江县八开镇庙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这时,她的大儿子5岁多,小儿子不到1岁,还未断母乳。她做出驻村工作的决定,丈夫舒乐山及父母给予了大力支持。“孩子有我们,你不要担心,好好干工作!” 庙友村是一个传统侗族村寨,民风淳朴,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贫困程度深。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村里一条2公里长的产业路。泥泞不堪、坑洼不平的路严重制约了村里的发展。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樊昌群积极向帮扶单位和爱心企业争取,获得省妇联帮扶资金2万和北京蓝天粉笔科技有限公司的5万捐款。 随后,她和村民们一起修路、开渠,把路面扩宽到了3米,并进行了路面硬化。改建后,这条路彻底终结了村民祖祖辈辈出行靠肩挑背扛的历史。 当樊昌群奋战在扶贫一线时,丈夫舒乐山和爸爸樊荣建、妈妈袁行秀为她撑起了家庭的天空。 父亲樊荣建是一名曾获得“省级劳模”的铁路工人,常年日夜颠倒的户外工作,使他颈椎和胃落下了毛病,母亲身患糖尿病,两人都需要长期吃药、理疗。 但为了支持樊昌群的工作,家人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每次樊昌群回家,他们总是报喜不报忧:“孩子乖得很,我们都好。”其实,看过手机上的挂号记录,她才知道,小儿子是严重过敏体质,经常生病,因此,丈夫和父亲常常抱着二宝往医院跑。 驻村两年,每天忙完工作,樊昌群最爱去庙友村幼儿园和村小学,在她的协调下,有了可供全校600名孩子借阅图书的图书馆、覆盖每个孩子的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幼儿园有了新的热水器、投影仪、崭新的洗脸池和教学仪器;孩子们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她积极向“娘家”省妇联申请帮扶资金,全年落实130万元的资助物资,使庙友村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 2018年春节前夕,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秀实因连续奋战22天,过度劳累引发脑出血而深度昏迷。 听闻他病倒,乡亲们纷纷赶来慰问。“吴书记这病都是为大家累出来的,自从他来了,我们的路通了,灯亮了,养的香猪也卖出去了,日子变得越来越红火。”乡亲们说。 2016年10月,吴秀实被贵州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派驻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开展驻村工作。 驻村两年多来,他成功动员110人就业,通过就业扶贫这一途径,真由村贫困群众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不断得到激发,正慢慢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看到村民们照相要走25公里的路到集市上去拍,他就自掏腰包买了数码相机,上门免费为村民拍“爱心照”。一个个笑脸在他的镜头下定格,一幅幅幸福家庭的合影挂在村民家墙上,每一个家庭都是那么地美丽…… 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再多的金钱,也不如亲情温暖,再好的誓言,也不如家人陪伴,有家就有温暖,有家就有快乐。
|
|
|